跳到主要內容

世新大學桌機平板logo 世新大學mobile-logo

世新大學FBInstagramyoutube世新app

世新大學數媒系虛擬製作課程成果 《畫報》獲國際大賽殊榮

發佈日期: 8/15/2025(五) 瀏覽次數 845

【文/公共事務室】
【圖、資料/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提供】

  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以領先全台的虛擬製作技術訓練,培育具備藝術美學與科技整合能力的創意人才,「LVS智能攝製暨場景設計實務」課程期末成果作品《畫報 Drawn Karma》更在HTC VIVE Mars主辦的「全球虛擬製作大賽-學生版(BEST SHOT! STUDENT EDITION)」中榮獲「MARS NOVA獎」,成為唯一入選得獎名單的台灣代表,展現世新數媒系在國際舞台上的技術實力與教育深度。

  《畫報 Drawn Karma》以校園衝突為背景,透過懸疑劇情與虛擬場景的結合,成功擄獲評審青睞。故事講述窮小子李柏翰意外獲得藝術大學保送名額,引發班上優等生林雨晴的不滿,並導致一連串情感糾葛與衝突。作品中神秘「陰影」的呈現,是虛擬製作技術與劇情設計的完美融合,展現學生在藝術美學與特效合成應用上的深厚功力。

  此次競賽吸引來自全球十餘個國家的學子踴躍參賽,得獎名單涵蓋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中國等地的頂尖學生作品。該作品的成功,反映出「LVS智能攝製暨場景設計實務」課程的核心訓練成果。課程由數媒系邱子杭、蘇禹榤與廣電系張瑋誠等老師共同授課,結合數媒系及廣電系學生,透過LVS智能攝影棚操作訓練,掌握3D場景製作、虛擬製作(virtual production,VP)拍攝技術及跨領域協作能力。學生在課程中不僅學習動畫源起與世界動畫史,更深入探索視覺語言的敘事技巧,並透過專題實作掌握數位影像製作的完整流程。

  課程強調技術整合與創意表達,涵蓋程式設計、人工智慧基礎及多媒體平台內容創作等訓練,讓學生能在實作中展現邏輯思維與成本控管能力。《畫報 Drawn Karma》製作過程中,導演辜子儂、副導陳詩瑜等核心成員皆來自數媒系,並結合中文系及廣電系學生,完成拍攝、後製、燈光、美術等環節,充分體現世新數媒系的跨領域合作特色。

  「全球虛擬製作大賽-學生版」由HTC VIVE Mars主辦,參賽者使用VIVE Mars CamTrack進行拍攝,並提交1至3分鐘短片作品。該平台以即時影像合成與多機拍攝支援為特色,簡化虛擬製作流程並降低成本,讓創作者能更專注於內容創作。世新數媒系學生透過課程訓練,熟練運用該技術,並以創意與技術的結合,為台灣影視教育贏得國際肯定。

  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培育兼具技術實力與設計美感的專業人才。校內建置全台唯一的LED虛擬攝影棚,並開設「LVS智能攝製暨場景設計實務」等課程,讓學生能在產業等級的環境中實作,提前累積職場實力。課程內容涵蓋動畫、特效合成、虛擬製作等多元領域,並透過跨系合作與實務訓練,讓學生在創作中展現團隊協作與技術整合能力,持續為台灣影視內容創意產業培育更多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人才。


圖一:世新大學數媒系學生作品《畫報》獲得HTC VIVE Mars全球虛擬製作大賽-學生版「MARS NOVA獎」(翻攝VIVE官網)


圖二:《畫報》為世新數媒系「LVS智能攝製暨場景設計實務」課程期末成果作品


圖三:《畫報》展現世新數媒系學生在藝術美學與特效合成應用上的深厚功力


圖四:世新數媒系在智能攝製基地開設「LVS 智能棚虛擬場景設計」、「專業智能圖像與場景設計」等課程

:::

優久聯盟網站(另開視窗)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專區(另開視窗)通過AA無障礙網頁檢測

世新大學 版權所有 Shih Hsi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