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實習校園記者 賴歆琁】
【圖/實習校園記者 林冠志】
【編輯/公共事務室】
被譽為「國際最大規模攝影比賽」的2020 IPA 國際攝影大賽近日公布獲獎名單,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陳泓旭,以活動側拍I Mean Us 樂團的作品從來自各國一萬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榮獲專業組的事件類別演唱會項目以及廣告類別音樂項目雙項榮譽獎項。
以愛團照片參賽 陳泓旭首次投稿就得獎
IPA將參賽者分為專業、非專業和學生等三組來競賽,投稿任一組別皆為參賽者自由決定,雖然專業組的競爭力較強,但陳泓旭笑說,因為夢想和運動家精神,讓他決定挑戰專業組,而第一次投稿就能獲得兩項榮譽獎,他表示除了豐富履歷以外也儼然建立一個人生的里程碑。
在IPA的演唱會項目中評審大都喜好具有壯闊觀眾場面的元素,若是沒有如此龐大的觀眾,就要使畫面具有臨場感,陳泓旭舉例說明,今年因為疫情導致許多演唱會在線上舉行,因此明年IPA得獎作品有可能就是多台攝影機對著表演者的畫面。而他也透露這次投稿的作品大多以拍攝I Mean Us樂團的照片為主,因為這個團體的歌曲是他夢想中的樣子甚至影響他最深,所以他希望能以此團的照片參與對他而言重要的攝影比賽。
努力造就運氣 從拍攝高中成發到巡迴演唱會
高中開始摸索相機並以拍攝社團成發為主,大學後開始認真練習拍照後來成為甜約翰樂團及I Mean Us樂團的隨團攝影,除此之外也拍過美秀集團、怕胖團、荷爾蒙少年等等知名獨立樂團,對於現在的成就,陳泓旭謙虛地說,很大的成分是運氣好,當然撇除運氣還要看誰比較努力,如果願意每天揹著相機出門,那就成功一半。「拍照就和做畫一樣,不是有靈感就沒有問題,而是要一直練習。」從大一下定決心練習攝影以後,他天天帶著相機出門,強迫自己每天最少都要拍一至兩張,而且因為喜愛獨立樂團,因此當時每個星期都會去聽團,並在可以拍照的場合紀錄側拍,上傳至社群平台後,作品竟逐漸被樂團看見且轉發。
能被樂團找去當攝影肯定是剛開始最有成就感的事情,陳泓旭說,但隨著在這條路上的時間越久,可以有機會隨著樂團出國巡迴,逐漸成為另一項成就,他舉例,有次有兩個韓國樂團來台開唱,與他有合作的主辦方就找他去幫忙拍照,其中10 cm樂團很喜歡他拍的照片,竟順勢邀請他前往韓國拍攝他們的演唱會,那是他第一次去韓國,以自己的實力和成就前往,「真的超酷的!」他開心地說。
當時他隻身一人前往韓國,前往韓國之前曾與10 cm的經紀人用LINE聯繫,但是那位經紀人的英文不好,所以他們在對話中還加了一個翻譯機器人,陳泓旭開玩笑地說,有沒有翻譯正確都不知道,在為期四天三夜的旅程中,只有其中一天他的朋友有來幫他帶路,其他的時間他都隻身一人連翻譯都沒有,工作環境中除了他以外的攝影師都是韓國人而且英文也都不太流利,他感嘆地說,當時真的很怕出錯,連舞台上的煙火裝置甚麼時候會爆都不知道,好在最後工作有順利完成。
給新手建議:培養手感還有美感
其實攝影的路上不乏有缺少靈感和對自己作品不滿意的撞牆期,這時他會選擇去看電影、聽歌等等他日常會做的事並試圖放鬆壓力,畢竟如果沒有先讓自己好好過生活接觸日常的元素,反而會很像公式化的機器人。陳泓旭也建議攝影新手,想要成長除了不斷地拍,還要經常培養美感,因此多看也是累積實力的一大重點。廣電系的他認為,在系上所學的動態美學和他平常在接觸的平面美感不太相同,但是動態的思維可以讓他在拍攝時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讓他的照片有更多樣的變化。
陳泓旭坦承,其實他從拍樂團開始到成為隨團攝影師其實不到一年的時間,而成為隨團攝影的最初就是在一場甜約翰樂團的專場,當時他是以觀眾的身分進去順勢拍攝,之後將作品放至網路上意外被甜約翰看見並邀請他進行合作,於是就擔任隨團攝影師直到現在。雖然今年原要飛往他國拍攝樂團演唱會的安排卻因疫情爆發而取消,但陳泓旭相信也期盼未來仍有機會出境拍攝更多現場演出。
圖一:陳泓旭同學面對訪談大方分享自己參賽的初衷
圖二:陳泓旭同學提及自己第一次碰相機的緣由是因為高中參加大眾傳播社
圖三: 《somewhere never》攝於2019年金音獎並在IPA職業組事件類別演唱會項獲得榮譽獎項(陳泓旭提供)
圖四:《SADOG》攝於2019年SADOG、I Mean Us 與倒車入庫在PIPE的表演並獲得IPA職業組廣告類別音樂項目榮譽獎(陳泓旭提供)
圖五:IPA職業組廣告類別音樂項目榮譽獎獎狀(陳泓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