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校園記者 黃宇綸】
【圖/校園記者 謝宜芹】
【編輯/校園記者編輯 高子涵、謝安然】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於5月9日舉辦「全媒體能力探索計劃」的第二場講座,再度邀請YouTuber老魚就自身拍攝經驗與學生分享。這次,除了接續上場講座的心路歷程分享外,老魚更進一步剖析爆紅影片的拍攝過程,講解構圖技巧及剪輯邏輯,實用又有趣的內容,吸引許多學生報名參加。
講座一開始,老魚以12年前製作的第一支影片作為開頭,當時他並未在影片中露臉,他表示,不少人都會在鏡頭前害羞,自己一開始也不例外,因此,練習面對鏡頭十分重要,當他能專注於表達自我時,久而久之也就不會再害怕鏡頭。藉由這個例子,老魚強調,克服對鏡頭的恐懼,是成為YouTuber的第一步。
「拍片時,分鏡相當重要。」老魚強調,即便擁有好的攝影器材,若是畫面缺乏構圖概念,拍出來也不會好看。他更進一步說明,構圖的目的在於,呈現更簡潔、乾淨的畫面,才能強調出拍攝重點。不只口頭分享概念,老魚更直接在現場教學示範,並讓學生親自實作,讓學生透過互動環節,更加理解構圖的訣竅。
談到剪輯,老魚表示,「跳剪」是自己最常用的方式,正確運用跳剪技巧,除了能有效避免影片過於冗長,也可以幫助影片更為流暢。另外,對於剪片軟體的選擇,老魚則認為:「剪輯邏輯正確,剪出來的影片才會好看」,各式剪輯軟體功能大同小異,相比之下,擁有好的剪輯邏輯是更為重要的事。
「你拍什麼,就會吸引到什麼觀眾。」講座最後,老魚不忘鼓勵學生,想成為一名YouTuber,最重要是找到持續下去的動力,與其在影片中表露害羞及擔心,不如練習轉換情緒,傳達更多正面、歡樂的內容。
圖一:YouTuber為時下最火熱的職業新選擇,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邀請知名YouTuber老魚分享影片的拍攝、剪輯技巧。
圖二:學生們透過現場實作,更了解拍攝影片的構圖方式。
圖三:講座現場互動良好,學生們積極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