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世新大學桌機平板logo 世新大學mobile-logo

世新大學FBInstagramyoutube世新app

《我可能不會愛你》名導!校友瞿友寧暢談影視人生

發佈日期: 8/23/2016(二) 瀏覽次數 2449

【文/實習校園記者 黃麒珈
【圖/實習校園記者 翁珮恒
【編輯/公共事務處 李權哲

  七、八年級生談起偶像劇,絕不會漏掉《薔薇之戀》、《惡作劇之吻》、《我可能不會愛你》。身為這三部作品的導演,畢業於世新三專電影科的瞿友寧,從夢想成為電影男主角到對幕後工作產生興趣,雖曾遭逢電影處男作《假面超人》的黯然低谷,卻在過渡期中重新整理自我、認知人際,讓他更懂得處事應變,帶著熱情與衝勁一路打拼至今,不曾停歇。

此圖說明如下
圖一:畢業於世新三專電影科,瞿友寧現為氧氣電影公司負責人。

低潮後重新出發  重拾執導筒力求與眾不同

  早期作品內容多艱澀難懂,導致票房表現不盡理想,甚至曾負債超過600萬元,一度讓瞿友寧失去對拍片的信心,甚至認為自己根本「不適合」。後來,瞿友寧嘗試製作紀錄片、報導片,以往不擅人際溝通的他,逐漸懂得與人親近,明白愛的廣闊深淺。於是他把握時機重新出發,重拾過去曾破碎的「執導」信心。

  2001年,《流星花園》在臺掀起風潮,在製作人介紹下,瞿友寧連夜看完原著漫畫,感動於劇中角色刻畫,成為他拍攝偶像劇的契機。隔年,由瞿友寧執導、同樣改編自日本漫畫的《薔薇之戀》悄然誕生。全劇將漫畫人物化虛為實,賦予其情感表現,廣受大眾好評與喜愛!

此圖說明如下
圖二:瞿友寧透露,自己從前的夢想是成為電影男主角。(圖/瞿友寧提供)

此圖說明如下
圖三:瞿友寧受日本漫畫影響,燃起拍攝偶像劇的熱情。

專科時期提早熟悉職場  熱愛工作享受過程

  「這一行沒有百分之百的天才,所有成果都是經過努力而來的。」瞿友寧分享,母親是電影愛好者,從小帶著他觀賞西洋老片。他經常拿著優待券到戲院待上一整天,兒時便對影像工作心生嚮往。專科時期,瞿友寧在世新累積了豐富經驗。大二那年,他更跟隨知名導演楊德昌四處走跳,偕同完成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也是他第一次與實務接軌,進而了解社會運作模式。

  過去以「獨行俠」自居的瞿友寧,實際走入產業後,他逐漸意識到,原來導演不是高高在上的決策者,而是一群人的「靠山」。導演必須讓夥伴發揮所長,將個人光芒做複合性調配,才能讓整個團體發光發熱。而劇組人員朝夕相處,彼此相濡以沫,也讓瞿友寧對這份工作喜愛至極,無法停下腳步。

此圖說明如下
圖四:瞿友寧曾負債超過600萬元,一度對人疏離、不擅人際溝通。

此圖說明如下
圖五:瞿友寧表示,自己願意花時間與演員交朋友,將不同人的特質融入片中。(圖/瞿友寧提供)

彼此信任創造雙贏  鼓勵學子多看電影

  瞿友寧一向以細膩拍攝手法著稱,選角更是不馬虎。瞿友寧解釋,通常他會花很長的時間和演員交朋友。「只要演員能在我面前坦率,我便能將他們獨有的特質放入戲中,讓觀眾目睹真實的一面。」在電影《殺人計畫》籌備期間,瞿友寧不但跟著兩位年輕主角上學,在教室後方觀察學生上課,還陪著她們一起逛街。「我塑造了一個他們(演員)很熟悉的環境」,瞿友寧認為,這就是劇中人物能表現自然的主要原因。

  細數近20年執導經驗,瞿友寧無時無刻都在做決定。「一個好的導演,必須有很大顆的心臟,能夠冷靜判斷思考,邏輯能力更是不可少。」他勉勵未來有志往電視、電影製作發展的學子「親近電影、愛電影」。透過了解自己,將個人特質契合於融洽之處;再者,持多元化觀點不停看電影。尤其自己喜愛的作品更應重複觀賞,別讓它們成為日後回想起的「拼貼記憶」。瞿友寧深信,創作過程中遇上挫折而停頓時,那些回憶終將成為你跳躍的關鍵。

此圖說明如下
圖六:瞿友寧手握劇本,在片廠仔細指導每一個場景。(圖/瞿友寧提供)

此圖說明如下
圖七:瞿友寧以手指為比例尺丈量場景,被助理捕捉到這張有趣畫面。(圖/瞿友寧提供)

此圖說明如下
圖八:瞿友寧對拍片熱情不減,工作室白板上填滿不少籌備中的影視作品。

:::

優久聯盟網站(另開視窗)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專區(另開視窗)通過AA無障礙網頁檢測

世新大學 版權所有 Shih Hsi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