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世新大學桌機平板logo 世新大學mobile-logo

世新大學FBInstagramyoutube世新app

公投過後的性平教育怎麼走?特教司長鄭乃文訪世新稱「不會有影響」

發佈日期: 12/14/2018(五) 瀏覽次數 1654

【文/性別研究所 提供】
【圖/性別研究所 提供】
【編輯/公共事務室】

  世新大學性別所6日邀請教育部學務特教司司長鄭乃文以「防制校園性別事件之經驗分享」為題演講,並針對公投第11案「不應對國中小學生實施同志教育」通過後對性別平等教育所帶來的衝擊,和前來參加業界師資講座的學生相互交流意見。

  鄭乃文以孫中山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巧妙描述性平教育當今的處境。他認為,性平教育的處境與當時孫中山革命時類似,因為都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不同意作出變化。他引述孫中山「喚起民眾」的概念,指出現今的性平教育應該多與民眾溝通,喚起其對性平教育的了解。

  公投第11案的通過後,鄭乃文對於性平教育的發展仍樂觀看待,但他較為擔憂老師因自身的宗教信仰、立場等而有失對性平教育的專業,容易造成讓歧視變得光明正大。「社會缺乏同理心,多數人認為因性別氣質與他人不同而遭受的霸凌,太過遙遠,只要不是發生在『我』或是『我小孩身上』就好。」鄭乃文點出性平教育無法被普遍社會大眾接受的原因。

  鄭乃文感嘆,造成此次公投差距懸殊的原因是「溝通不足」,如多數人很難將性平教育的解釋化為台語,使長輩能夠理解,另外則是過多的錯誤訊息在社會、通訊軟體中流竄,只要反同方以一句「同性戀會造成絕子孫」就讓許多民眾對性平、同婚等議題避而遠之。

  分析公投第11案,鄭乃文認為多數民眾反對的並不是性平教育,而是同志教育,並強調應「適齡」教導,才能使孩童的身心發展健康,但他對此也抱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每個人的心智發展不一,到底何謂「適齡」的定義,他更指出,若依聯合國的標準,5歲即為可教導性教育的適齡年紀。

  演講尾聲,鄭乃文表示教育部對於性平教育的努力仍然不足,性平教育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他也提醒參與講座的學子們,學校教育不是全部,「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都與性平教育息息相關,未來教育部會持續與社會大眾溝通,例如從刻板印象開始解釋,提高社會的認同度,相信終能有一天能達到實質上的性別平等教育。

圖說如下
圖一:世新大學呂慧芳主任秘書一同出席致詞。

圖說如下
圖二: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學生向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鄭乃文司長表達看法。

圖說如下
圖三:世新大學性別所邀請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司長鄭乃文前來演講。

圖說如下
圖四: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司長鄭乃文向學生講述性平教育的難題與處境。

圖說如下
圖五: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羅燦煐和學生補充說明。

圖說如下
圖六: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司長鄭乃文(右4)與本校師生合影。

:::

優久聯盟網站(另開視窗)校務及財務資訊公開專區(另開視窗)通過AA無障礙網頁檢測

世新大學 版權所有 Shih Hsi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